翰林院托教,明朝翰林院检讨是一个怎样的的官职人员

作者: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苏子韬

“翰林”一词,始见于汉代。汉代杨子云《长杨赋》中道:“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为主人。”本意为文学之林,即文翰荟萃之地。到了唐代,“翰林”正式成为官署名。自唐以降,历朝皆设翰林院。早期的翰林院是“为天下艺能技术见诏者之所处也”,乃网罗天下各式英才供皇帝之需,后逐渐成为参政、修史的枢要机构。

翰林院托教,明朝翰林院检讨是一个怎样的的官职人员图1

【1】翰林院旧址

到了明代,洪武皇帝朱元璋早在公元1367年就初置翰林院,功能定位为辅政智囊团。但是丞相的存在架空了翰林院,成为皇帝掌权的掣肘,因此朱元璋在废中书省与丞相之后提高翰林院的地位,自此翰林院在明代的功能定位为:首先,接手丞相的行政工作,分担皇帝的工作压力;其次,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供皇帝驱使,加强了皇权;再次,作为官方编史、修史机构,掌握全国舆论的话语权。

翰林院托教,明朝翰林院检讨是一个怎样的的官职人员图2

【2】洪武皇帝朱元璋

明朝翰林院有三大体系。正官为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统管翰林院并是皇帝的顾问;属官有五经博士、侍读等,是正官的分支,即皇帝的文学、政治等顾问;史官有修撰、编修与检讨,乃为专职史官。明英宗以后由于内阁从翰林院中分化出来成为皇帝的专职辅政、内侍机构,翰林院便更多的倾向于治史,史官的地位就得以提高。据《明史》载:“史官,掌修国史。......修撰掌撰述,编修掌纂辑,检讨掌检阅。”由此可知,检讨作为翰林院史官,负责检校官修国史,是对修撰与编修二史官治史成果的最终审核。三史官还参与到了各级科举考试中,在乡试中充当主考官,会试中充当副考官,殿试中充当收卷官。同时在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即经莛中充当展卷官。史官秉持“为君者,当以先王之礼教其臣,为臣者当据先王之礼事其君”的精神,通过直谏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即使触犯龙怒也在所不惜,如成化年间的“翰林四谏”,皇帝在元宵节时一时兴起,想让翰林院写几首诗词助兴,史官编修章懋、检讨庄昶等翰林四官便因拒绝皇帝的要求受到杖刑且被贬官。

翰林院托教,明朝翰林院检讨是一个怎样的的官职人员图3

【3】翰林院检讨庄昶

那如何才能成为史官呢?条件是必须为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即殿试中前三甲方可获得资格。同时,殿试中的二三甲也可考取庶吉士后被授予史官。那何为庶吉士?公元1385年正式设立,科举考试中优秀之人才能进入,进入后国家进行为期三年“以朝臣为师,以经史诗赋为课”的培训之后进入翰林院进而获取担任史官的资格。

参考文献:

【1】《明代翰林院之建制及史学功能的强化》陈彦朝

【2】《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梁思立

【3】《浅析明代秘书机构——翰林院的建制与发展》柯晓纯

先说一下翰林院,它是明朝的文学侍从机关。翰林意思是文翰笔墨之林的意思。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凡是进士出身的才可以选任翰林院官,日常职责是撰写册,诰,祝,祭文字,参与编修实录,圣训,本纪等,充当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的主考官,负责经筵日讲(向皇帝讲习经书)事宜,侍从皇帝左右充当顾问。而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封建国家培养储备高级官吏人才,以便皇帝挑选使用。其中翰林院检讨。是由经乡试,会试,殿试而胜出的“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三甲名额不等,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殿试揭晓后,立刻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而其他二三甲新科进士继续在学馆(庶常馆)学习三年后,其间由国家承担一切费用。结业后,按优劣,授职。谓之“散馆”。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不入选者,内用于六部主事,内阁中书,外用发放外地作知县。因此,检讨是翰林院职官之一,他等级在编修后,庶吉士之前。总的职能服务于皇帝和国家,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51考个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kgz.cn/3260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