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科规范化培训算不算规培

对民间中医的历史和现状,确实是直得思考的问题。

民间中医的基本情况是医学水平参差不齐,大概是各有所能,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或有高有低,中医理论的学习也各有偏向,但他们都在自己强项上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不少经验丰富的中医对病人的发病情况和对病人简单望、闻、问、切就可以知道病人得的是什么病,该用什么药,而且是简廉便效,并在他(她)的临床上获得成效。若让他完整的规范的表述对疾病的诊治理论,他可能是不够规范。也就是每个中医的从业者,都会有他所能,也有所不能。人的疾病是比较复杂的,同一个症候却有不同的病因,治法也不同,这就是中医深澳玄妙之处,若对民间中医进行系统性培训并认证,很多医者都会有点困难或迷惑。甚至会产生放弃从业的可能性。 中医的从业人员中有很多是优秀的,但是,他们的医理医术却没能得社会的足够认可和遵重,是有很多错纵复杂的原因的。

在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方面确实需要我们用心去掂量和思考了!

个人看法,不能概全。

对民间中医该不该建立培训考核机制,说明白了,也就是要收取各种费用,在制定各种匡匡套套,其实民间中医能独立诊断开方拿药者不多,万数的村村寨寨也就是个把人,绝对不超两人,而且都是6一7一80岁的老人,跟据家传诊断用药自成模式要什么培训,象我家传主治皮肤疮毒,没什么理论,药物自制膏,丹,父母亲二老治疮毒一辈子,到我继承家传医术,年轻时外出打工,现在64岁老了在家,有时乡亲们病了找上门来治一治,但我所懂中医偏门技法谁来培训我?什么专家医师甚至连把脉都不懂,都说什么把脉是忽悠人骗人,至会高谈阔论什么经方,金匮,伤寒,民间中医至懂特殊的看病方法和治病方法,就局限于治病十多种,并不是什么全科中医,更不是神医,

中医继承的最大问题在文字

看不懂古汉语,无从学习中医。

古汉语是只有字,没有词。

今天多数人不能准确理解古汉语,不是因为白话文、简繁体隔断了对古文的理解,而是因为文字在岁月中慢慢流变的。

之所以有《方言》、《尔雅注疏》、《说文解字注》、就是因为隔几百年,人们就看不明白自己的古人说的究竟是什么了。

这可能是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所在。

像施今墨那一代名医,接受的是传统教育,音读、训诂这些小学底子厚,是他们成就医术的基础。

今天想做个中医达人,要读明白《黄帝内经》,最起码达到古汉语专业研究生的水平。

《说文解字注》我买三年了,只当个字典用,只敢说查过,不好说看过。只这一本就够中医学院生啃一年了,要他们能达到直接看古代医典药典的水平,医学院那几年学医时间估计不够用。

民间中医要规范培训,恐怕只能培训某一种或两三种常见病的医治。

但是,一旦选择类似西医的专科医生培训模式,又和中医的整体思维是冲突的[晕]

认全了字,还有义理问题

今天都知道中医望闻问切,但同一套方法论又不同的人执行,结果肯定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今人和古人的思维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大儒大多能占卜行医。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中医首先是位儒家。

所谓医者仁心,是建立在儒学义理之上的。

施今墨晚年用砒霜救人的佳话,放今天,就算有那个医术,未必有那颗医心。毕竟,用药典里黑纸白字的经方,才不冒险。

西医十几年专业训练都解决不了手术刀遗落患者腹中这种事,能指望通过规培培训出色的民间中医??

要培养中医,可能需要从娃娃抓起

也不用太早,可以在初高中遴选中医院少年班。

趁记忆力好、价值观可塑性强的阶段,把传统文化基础打牢。

即便学不成良医,也有去做古汉语研究、古代文献研究的第二条路。

民间传统的中医有规矩吗?如果是太医院给喜来乐立的规矩,就是打压!

我们缺的是医德医风,现在专门有一帮人动不动就要立规矩,所谓规矩是道德法律层面的东西!而绝非是打压限制发展的规矩!

我提出个问题,这规矩定的是好是坏?都知道中药民国时期的重量用斤、两,钱,分,唿!而现在克、毫克、谁能告诉我:一唿是多少毫克?一分是多少毫克?

另外过去的一斤等于十六两,而不是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但是为了国际接轨,一钱约等于三点三克,这规矩就立下了!从这个规矩立下之后,西方人就抓住了中药不科学的问题,因为多少吃药💊要有科学依据的!约等于三点三克,不精确不科学论就出现在了世界各国!但针灸拔罐中推拿方法西方人不反对,而且非常信服!

现在随着中药的发展,又要立规矩了!立吧,中医中药的精髓是药食同源!药食分家就断了中医中药的根!

北京标准老头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51考个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kgz.cn/3556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