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理学上有观点认为,女孩和父亲的关系不好,未来就会在恋爱中障碍重重

  • 父亲对女儿的“诱惑”和“拒绝”共存。

一方面,可能因为父母婚姻关系不良(譬如,母亲不爱父亲,或者母亲不需要父亲这个男人),父亲很早就将诱惑或情感欲求投向女儿。

另一方面,因父亲在两性关系上的不忠,或者父亲有母亲之外的另外的性对象,而让朝夕相处的女儿强烈地感受到被父亲漠视与拒绝,或者体验到别的女人抢走父亲的焦虑。

诱惑与拒绝并存给儿童期个体造成尖锐的内心冲突,从而带来一系列恶果。


譬如,在青春期及成人后,她们有强烈的性妒忌心理,不能与父亲建立亲密依恋关系,并对父亲怀有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她们难以在心理上情感上真正接受一个男人,但容易接受男性诱惑或主动诱惑男性,并与男性发生随意的性行为和冲突的性关系。

  • 这其中就折射着你的“婚恋原型”。那么,婚恋原型是如何形成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婚恋原型是一个人内心当中主观的,原始的异性图像。

父母对子女影响可能有多大?我们内心当中的心理原型可能主要来源于成长过程当中异性别的父母,因此母子关系、父女关系对于我们的婚姻恋爱有重大影响。

成人的性心理特征是在儿童时期慢慢发展出来的,直到青春期以后才以某种行为模式逐渐定型,并在其后一生的两性情感生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儿童性心理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基础,并且对成人后的性心理、性偏好、性行为以及两性关系和婚姻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你会爱上谁,亲密关系是什么样子,都是有心理原型的。只不过,你不曾如此明确地关注过是什么力量主导了你的情感选择。相爱的难题在于你总是爱上不该爱上的人,抑或爱上你“恨”的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女孩在学龄前的儿童期缺乏和父亲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亲密接触,在青春期必然面临与男同学交往方面的紧张不安或其他困难,假如在青春期仍然得不到解决,成人之后将面临婚恋困难,严重的甚至出现“异性恐惧”、“性紧张”、“性焦虑”、“性交疼痛”等多种心理症状。

心理学认为,成人身上的一系列性心理偏差和障碍,皆与儿童期的性心理创伤有直接或隐秘的关联。这种创伤主要指不良或过度的性禁忌、性诱惑,以及性侵犯、性惩罚、性暴露等紊乱行为。


成人身上源于儿童时期心理创伤导致的性心理障碍,从一般性的性心理偏差到严重的性心理障碍,呈现出多种症状形式,常见有“性焦虑”、“性成瘾”、“性乱交”、“性身份障碍”、“性指向障碍”、“性感受缺乏”、“乱伦冲动”、“露阴癖”、“窥阴癖”、“恋物癖”、“摩擦癖”、“性受虐、性施虐癖”等异常表现。


  • 如何让父亲具有“父亲的功能”?

孩子进入三岁之后,父亲无论如何也就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那么,在孩子漫长的成长历程中,父亲究竟具有哪些具体的功能呢?这是一个很现实而又极具操作性的问题。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父亲的功能包括供养、护佑、规训、传道、胜利等5个成分。即父亲要做到:

第一,赚钱养家,并且能有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供养功能);

第二,保护妻子和孩子免受天灾人祸的侵扰(护佑功能);

第三,设定家庭规则以维持家庭内部的结构和秩序(规训功能);

第四,传递给孩子关于生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传道功能);

第五,以身作则地成为强大有力的男人,至少也要比妈妈强,就是说,父亲要是个很Man的男人(胜利功能)。

家庭教育中,有效地发挥父亲的功能,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以下是父亲的四项基本原则,供父母们参考。  

原则1:父亲的婚姻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其余各项功能的发挥须以正常的婚姻关系为前提。

父亲的婚姻功能我们可以简单描述为:父亲有能力让孩子觉得他是值得母亲爱的。同时引出一个法则:婚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这是子女教育的一个基本命题。

原则2:发挥父亲的功能,须承认父亲与母亲的行为差别,以及分工的不同,承认父母之间的“角色分化”。

要承认差别,则无须将父亲的行为统一到母亲的标准上来。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行为反应不一致,因为他们拥有各自的角色,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有两个因素会影响父母之间的“角色分化”的自然进程:

一是父亲的人格成熟度和家庭责任心;

二是母亲的控制欲和焦虑水平。

和父亲不同,母亲本身就容易因孩子的问题而感到焦虑,如果妻子碰巧遇到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丈夫,这种焦虑就会被放大,加之女性天然的控制欲,父母角色的自然差异就成为夫妻冲突的理由了。


原则3:父亲是规范的制定者,母亲是规范的维护者,规训和惩戒的主角是父亲,情感安抚主要由母亲承担。


孩子犯了错,该不该受罚?该谁来当这个“恶人”?这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事情。

:首先需要说明,三岁之前的孩子不需要受罚,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并无是非观念。至于三岁之后,则要看是什么情况。如何实施惩罚教育。

三岁之后的孩子,开始对父亲产生敬畏之情。这种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所以,树立父亲的威信,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位置,而不是让孩子恐惧的角色,或者是尊卑之分,这是家庭教育的客观要求。、


原则4:父亲不在场以及功能性缺位,对孩子而言是重要的“结构性”心理创伤,要尽可能避免或弥补。


:这里所说的父亲“不在场”通常指父亲死亡、离异随母,或者父亲缺乏责任感而长时间离家出走,以及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留在孩子身边。  

父亲“功能性缺位”则指,虽然父亲实际在场,但由于在家庭事务上持漠不关心态度,或者没有发言权,或者被母亲或被其他家庭成员(如外公外婆等祖辈)“边缘化”,成为无足轻重的角色,实际无法履行父亲的责任,发挥父亲的功能。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涉及父亲功能的原则,适用于孩子未成年的所有家庭,而并不取决于在妻子眼里,丈夫作为孩子的父亲是“合格”还是“不合格”。

这种说法来源于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三到五岁的时候会对自己的性器官产生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这个阶段男孩会对母亲、女孩会对父亲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密情感,同时对另一位同性家长产生排斥、敌意,即所谓的“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但这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成人的“恋父情结”不同,只是儿童在特定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特点,只有在这一阶段受到外界刺激发展不顺利的儿童才会在长大成人后发展成亲密关系中的“恋父情结”,相当于在亲密关系发展上个体困在了那一个发展阶段。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精神分析流派在心理学中占据绝对的主流,因此时至今日很多人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还是深信不疑。但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分析流派,尤其是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早期理论开始表现出其局限性。就而言,并不是所有在早期缺少父爱、恋父情结没有得到满足的女孩都会表现出对年长伴侣的依恋。还有可能会变成我们所说的“女汉子”,用强大,或者说一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定位弥补自己没有享受到足够的父亲带来的安全感。因此同样是缺少父爱的女孩,受自身先天气质类型(性格)以及外在其它刺激(例如母亲的性格)的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但可以肯定的是,父亲在一个女孩生活中的角色缺失多少都会对这个女孩以后发展与异性的亲密关系产生影响。遗憾的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早期的家庭环境我们无从选择,但我们之后可以调整降低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不良影响。如果真的感觉自己受到这样的困扰,可以选择寻求专业的心理学从业者提供帮助。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51考个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kgz.cn/3106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