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注册岩土工程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过来人经验分享

waterdrop(结构工程硕士/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混迹于设计江湖): 考试的体验都一样,学习的过程蛮充实的。一级结构和注册岩土有很多地方是一样的内容。浅基础、深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边坡、基坑等等都是共同的地方。 专业考试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土力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土力学、土力学、土力学。土的分类,土的三相、颗分、黏土的液限、液限指数。 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半无限空间体的布辛奈斯克解-------土的应力及变形(沉降)计算-------土的极限破坏状态,摩尔库伦定理-----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土体的渗流理论(达西定理)------土的侧压力计算(朗肯土压力、库伦土压力)------滑动面的稳定性计算--------土体的极限承载力 以上是核心,这些搞懂了,再结合规范做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规范习题、规范习题、规范习题,切记是真题、真题、真题。 我的经验完成历年真题,按照考试时间来做,案例考试就没问题了。 专业知识考试看看杨奎大神总结的历年真题就OK了。 徐木乔(注册岩土工程师、结构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同济大学): 公元2016年12月29日,期盼已久的2016年度勘察设计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发布,千呼万唤始出来,成绩一出,网络炸开了锅,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失落伤感,总结教训的;有年过半百,欣然通过的;有博士在读,简单通过的;有考过结构,通过岩土的;也有发帖明志,明年再战的…… 对于我来说,终于拿下,兴奋喜悦之余,回想过往,也有很多让自己感动的地方。经过14年的败北,15年的停考,16年的努力,到现在的释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相信每一个经历这三年的岩土人和我一样都有自己的故事。不管怎么样,在此恭喜通过的大神们,对一时未通过的岩土人,也不要气馁,路在前方。 对于过往,我也想写点什么,铭记那一段岁月。 作为岩土人,早在校园时代,就把岩土基础给过了,也感叹过专业考试的年限限制,否则也许就无需经历这些年的煎熬。终于等到够格报名专业考试,多种原因下,2014年,是正式备考的开始。起初,买了向阳的参考书籍,那时候案例只是一本书,不算厚,外加郭嘉的知识书。临考前三个月,匆匆把书过了一遍,感觉是没有感觉。购置外加打印了一些规范,杀向考场。考场中才发现,很多知识点就在脑海中,但是就是翻不到,掉坑瞎蒙那是肯定的。出了考场知道自己肯定过不了的。痛定思痛,自己没有做题, 熟练程度不够,败北是必然。 2015年备考,从网上转手购置了老虎的书(2015新书,对方不打算考了)。老虎的案例书比较厚,有两本,第二本比较薄,主要是公路铁路那些规范,还有模拟题和真题集。虽然早早的买了书,但也是迟迟没有翻看。后来想想也幸好没有看,那一年停考了……好不容易等到2016年,考试的各种消息漫天飞,考不考仍旧是个悬念。等到开考的消息出来,离考试的日子相当近了,印象中不到3个月。立马调整状态,准备计划,开始备考。 老虎向阳的16版新书也面市了,网传根据最新规范增加了不少知识点,而我认为2015年停考,知识点应该差不多,对于新版参考书完全无视。针对2014年的失败,这一次,我调整了复习方法,把做题放在第一位。我的想法是,中国的应试考试,无非就是题海战术,我就来个有目的、有方法的题海战术。第一个20天,我把案例书迅速过了一遍,把知识点和公式方法,归纳总结出来,硬是把老虎和向阳的书都整理成薄薄的笔记。整理完,就进入了做题模式。按照笔记,结合规范,把老虎的模拟题掐时间做了一遍,每一题都搞懂。做完模拟题,时间差不多剩下20天,又把最近5年的案例真题以及专业真题做了一遍。总体来说,比2014年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自己总结,做题时候,避免了重复翻阅规范,节省了大量时间,并且把自己的易错点、各种坑在笔记上重新标注了一下。在备考的最后几天,已不再看书,把自己做过的错题,重新翻阅了下,加深印象。 这三个月,是我备考过程中,复习强度最大的三个月,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平时一般除了上班,下班就是抢时间看书做题,还要带娃做饭,真心的累。但是,坚持了。说来也巧,考试前一天,几个多年未见的朋友聚会,多喝了几杯,头有点晕,真担心第二天脑袋犯糊涂。不管这么多,第二天杀向考场!考试结束,总体感觉还可以,专业题应该没问题,对于案例题,虽然没有做满50题,但是感觉还行。成绩出来,顺利通过,兴奋了好几天。 对于专业知识付出的时间很少,我也只看了知识真题,说不上什么经验的。郭嘉的知识题解析云里雾里,不切中要害。后来网上流行说:“老鼠喝开水的知识题集不错”。那时已经没有时间看了,也就没买,也不好多说。 最近向阳的新书又来了,把案例和知识综合起来,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2016年的岩土案例考题,有点偏、有点怪,但是基础拿分题还是可以满足及格线,岩土考试,及格万岁。结合网上许多岩土人的发声,考试复习最关键的还是有没有时间去好好看书,岩土专业涉及面广、专业多,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地基与基础、原位测试技术,土工试验,岩石、试验,钻探技术工艺……,建筑、水利、交通等各种行业的岩土工程勘察你都要会,不管你平时有用或没用的,或许说你以后永远也用不到的,你都必须会,勘察的要会,设计的也要会(基础设计,基坑支护,边坡稳定,地基处理……),涉及的规范达43本,正文、附录、条文都需要熟悉,这也让许多岩土人焦灼不堪。现在市面上许多岩土考试的复习指导书,于海峰、李向阳、华南虎……各类书,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在此不作进一步评论。但是每种书都是厚厚的大簿头,很多人说,知识点多,当然厚,题目多,当然厚,这话没错,但是岩土人要好好消化这些书,是需要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看的,有些人说,早入手、多花时间去看就是了,可是有多少岩土人因为出差、加班,占用了太多时间,回家疲累不堪怎能不被厚厚的复习书吓到?战线太长,精力不足?出差去现场,带着厚厚的书到处奔波?实在是很无奈。 现在想来自,自己当初的总结笔记,模拟做题,还是正确的。不过每个人的天赋、学历背景、知识架构都不一样的,十八般武艺各有各的套路。选择对你有用的,就是最大的帮助。最后套用一句岩土牛人的话:“当你发现参考书满是错误,到处是争议时,那你就离通过考试差不离了。” 哦,再讲下案例答题的个人经验: 注册岩土考试中案例部分是重头戏,我认为可以采用“重点击破”的办法。也就说,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熟悉程度,把较为容易的、较为熟悉的题目先干掉,接着去进攻不太熟悉、不太容易或计算量较大的题目,进而尝试难题、偏题、冷题。以个人经验,最低要求是要在3个小时,至少要答上18~20道题目,如果难题、偏题等较多,甚至可以直接放弃,回头留一些时间把已经做完的题目检查一遍,防止掉“坑”,提高正确率。当然有些人复习到位、专业基础扎实,冲击25道也是可以的,但切不可盲目求多求全,贵在精和对。 对于第一步的18道,容错率只有3题,其中2题是陷阱,1题失误,需要火眼金睛识破陷阱,集中精力一举拿下,上下午各能答上18题,及格的概率已经很大,在无充足把握下,不要贸然迈出第二步; 对于第二步,向23题左右进攻(大部分人都处于这个阶段),此时的容错率放宽至5题,经过第一步,此刻考生自信心可能明显上升,要好好把握这种良好状态的发挥,切忌因自满情绪而被陷阱迷惑双眼、功亏一篑; 第三步向25题进军,一般来说,若可以做满25题,通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能做上25题的人毕竟是少数)。 话说回来,其实答上18题的通过率不会比答20~25道题目低。因为解答18题,平均每题只有10分钟时间,这短短的10分钟内,你除了要做答、计算外,还包括了阅读、看图等审题步骤,还要迅速发现其中陷阱,找对公式,摸清参数等,时间异常紧张,若冲击25道,那时间更不充裕了,出错的概率极大。 所以考场上千万要摆正心态,别总想要攀登高峰,只顾数量不顾质量,毕竟及格万岁,一切只为Pass。重点要检查那做出来的18道题目,不要盲目多做,尤其是那些你不太熟悉或没啥把握的题目。试想一下,如果能轻易让你答满25题,那出题人“绞尽脑汁”挖坑岂不是白忙活? 因此,即使你基础再好、复习再好、水平再高,也不要总想着答满,而要想着答对。 复习的时候很多人琢磨出题者题目能在哪儿出,以什么形式出现等等,那反过来,出题人也同样琢磨着考生,可劲地挖坑让大家钻,我有幸认识一位出题人,据他所说,命题组基本都是把各行业各类题目(包括往年真题)拿来,费劲心思“改”题目,迷惑考生,挖陷阱让考生跳,换花样吓唬考生,新出的题目占比是比较小的,所以大家不要想着*****,多花点心思看基础题、典型题,尤其是那种涉及多种“坑”的综合题,把每一道题吃透了,各种坑熟悉了,重点知识考点也基本涵盖了,在此基础上再巧学、善学,不断拔高。 千万记住,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学会放弃!另外,仔细涂卡,要把答案字母填在括号()内,别只划勾,否则不得分。 啰嗦了一大堆,不管怎样,岩土人时间无法自控,更需要高效巧学,忍耐、坚持、奋斗,把碎片时间用起来,把重点抓起来,才是备战2017年注册岩土考试的正途。 —THE END— 来源:知乎 编辑:考个证,熙然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51考个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kgz.cn/1729.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